教育新闻

望子成龙家长必走“陪读”之路吗?

2022-08-08来源:玉林日报阅读量:1685

“双减”政策之下,学生的作业量比之前减少了,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在学习上松懈,纷纷加入“陪读”行列。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时分,孩子伏案学习,家长就在一旁陪伴。还有一些家长在孩子上到初高中之后,不惜牺牲自由时间去给孩子陪读。对于日渐火热的“陪读”势头,各方有自己的看法。

家长:孩子在哪跟到哪

“我们两口子白手起家,赚钱也不多,我就想着通过‘陪读’的方式督促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有能力让他自己过得好一点。”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孩子每次放学或放假在家,她都要陪着孩子阅读、做作业。

不仅在家里陪读,还有部分家长试图到学校里看着孩子学习。市民黄女士的儿子今年刚考上高中。“我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儿子刚考上的高中在招聘,我就马上报名去面试了,希望可以录用,这样我就能一边工作一边陪孩子。”黄女士说道,以前小孩读幼儿园的时候,自己也曾在幼儿园工作。

而一些孩子对父母的做法却有异议。16岁的高中生小陈和记者聊到父母陪读的话题时说:“我很理解爸妈对我学习的严格要求。但是,压力真的太大了。在学校已经很努力学习,好不容易放假在家,爸妈还每天盯着,感觉很不自在。”

老师:“陪读”方式不同

家长“陪读”虽然有一定成效,但容易让孩子感到压力增大。“我是不推崇家长陪读的,在平时的交流中,我知道很多老师也都不推崇陪读。”市区某中学的一位副校长说。他还指出:“孩子在学校学习已经有压力了,如果家长回家再紧盯不放,会让孩子喘不过气。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空间的,家长是陪同孩子成长,引导孩子成长,而不是主导孩子成长,作为家长要学会适当地放手。”

而在幼儿阶段,育儿专家却推崇父母“陪读”。“对于幼儿来说,最好的‘陪读’就是亲子阅读。”新智程东方巴黎幼儿园园长冯晓红说,孩子从懂事以来,最先接触的人就是父母,双方通过共同阅读一本书,分享彼此的感动,在无形中增进了感情。“所以,我认为家长下班后应该放下手机和电脑,静心陪伴孩子阅读纸质书本。家长平和温柔的读书声,更能够帮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专家:“陪伴”比“陪读”更重要

“有些家长认为‘陪读’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是一种对孩子溺爱的畸形方式;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的学习、社交、生活习惯不好,而选择‘陪读’。其实这样的理念跟科学教育完全相悖。科学教育指的是让当代年轻人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不论是理论知识,还是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哪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儿童心理专家、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儿少科主任黄和福表示,大多数家长都是站在孩子的一面去考虑“陪读”这件事,但是无形中,他们也利用了“陪读”来满足自身内心的孤独感。

“心理学上有一种‘霍桑效应’。即当一个人被过度关注的时候,他们就会刻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有些孩子本身明明可以自主完成作业,却要被家长监视,这种感觉会使得孩子感到不适,逐渐刻意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应对家长。这样非但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还有可能拉低了孩子学习的节奏。”黄和福说,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要知道信任是“陪读”的关键,只有信任才会让他们提升学习的动力。家长是陪伴孩子学习成长,并不是强行插入到孩子正常的学习过程中,“陪读”应该是一种辅助作用。彼此要多沟通、常交流,孩子的学习需要监督,也需要自由。另外,家长应该更多地给予孩子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学会逐渐放手,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要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视考试分数。

不同阶段的孩子应该如何“陪读”

“对于幼儿、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应该给他们创造阳光的家庭氛围,在家里尽量不谈单位里不开心的事,和谐的家庭环境对‘陪读’很重要。”黄和福说,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和作息时间,提高孩子学习的专注力。家长要注意不唠叨,不轻易打扰孩子学习,遇到问题时应引导,但不要急于指导,教会孩子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

“对于初、高中的孩子,学习的任务、作业量不断地增加,此时是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关键时期,如果父母凡事包办,只会产生高分低能的孩子。”黄和福表示,在陪伴过程中,应经常为孩子鼓劲,让孩子学会坚持,充满自信,力争上游。但陪伴时也要有智慧地用心陪伴,家长应注意明确规则,约法三章,有助于孩子形成规则意识,家长常显弱势,有助于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参与陪伴各种活动,增进亲子情感,全面形成正确价值观。

“作为孩子,如果不想让家长‘陪读’,则应该与家长坦诚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表达自己的愿望,获得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熬夜,不长时间玩手机、玩电脑,合理地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这样能够有效地使家长感到安心,增加彼此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