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9日,我市与区内其他市联合进行了高三年级2024年春季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我市参考的普通高中学校共60余所,考生共计3.4万人,其中物理大类考生2.34万人,历史大类考生1.06万人。
二模考试的意义
本次模拟考全套试题由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各学科具有较为丰富命题经验的一线骨干教师和市教研员共同打磨研制、严格审校,考查内容在价值引领和必备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对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二模考试有利于学校全面检测和准确把握高三学生备考状况,科学评估复习进度与备考质量,发现问题和不足,引导教师和考生及时调整、改进下一轮复习策略,进一步增强冲刺阶段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模考试要“摸”出哪些问题?
一轮复习效果如何
一轮复习是高三学生第一次长时间、全范围的复习。复习的时间跟知识点跨度都很大。二模考试是对一轮复习的检测性考试,通过二模考试,不同层次的考生既要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也要善于总结和反思,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特别是本科临界生,更要认真梳理各科考试中暴露出的短板,直面问题,及时补齐,力争整体成绩的跃进突破。
考试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二模考试日程安排与高考同步,各科目的考试顺序、时长,以及各科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也参照正式考试进行。所以,二模考试后,考生要及时回顾考试场景,看看自己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了题目。如果答完了并且有检查的时间,说明考试时间安排得较为合理。如果考试结束了,还有很多题没有做,说明考试时间分配得不合理,需要重新规划各题组的答题时长。
答题策略是否得当
考试策略包括的内容有很多,比如答题顺序、得分原则、答题技巧等。答题是需要顺序的,考生答题的时候建议遵循“先熟后生、先易后难”的顺序。得分原则按照“分数最大化”原则进行,答题技巧要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总结归纳。二模考试之后,考生要认真分析每道题,总结归纳答题技巧。
基础是否打牢
通过二模考试,考生还可以分析出自己的基础是否打牢。如果基础没有打牢,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以打牢基础为己任。高考的时候,稳拿基础分,难题多拿分,才能让高考分数最大化。
知识的误区和漏洞在哪
二模考试试卷的含金量很高,通过分析二模考试的题,考生能够知道知识的误区和漏洞在哪里。进步的过程是不断查漏补缺、弥补不足的过程,把误区解除,把漏洞弥补,才能不断提高成绩。
二模后做好以下规划
二模不是最终的考试,只是一次检测,一次练手,一次适应。如何面对这次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后该如何复习发力?二模考试后,高三学生要“摸”出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二模后,又要做好哪些规划?
正视成绩,调整心态
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学会正确归因。应该从自身努力、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逆袭策略。
要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的潜力,坚持到最后。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状态。
对新的东西要保持接纳的状态,不要害怕变化,要拥抱变化,寻找变化中不变的东西,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继续奋斗。
调整复习节奏和方法
考生要适当调整复习方法,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寻找更加有效的复习策略,抓住复习重点,认真梳理自己的知识漏洞,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关注基础但易错的知识点,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确保在高考中不再失分。
规范答题,保证时间
考生要注意对做题时间的训练,做每一套试卷都要以高考的时间标准要求自己,不要在一道题上耗费太多时间,做到“平时如高考,高考如平时”,提升考试的适应度。在各科答题过程中,都要有意识地设定若干个符合自己答题习惯的“对时”点,在后续的模拟中,不断调适,力求把考试时间用足用好,达到最优化。
考生要注意使用规范的专业学科术语答题。很多题一看都会,但是分数就是拿不全,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准确了,但表达得不准确、不到位,不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问题。
肯定自己的强项,重视自己的弱项
考生要对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做出肯定,要对自我的努力有认同感,激励自己再接再厉;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弱项和不足,避免下一次考试出现同样的问题。
高考是按总分录取,这就要求每一位考生不能有明显短板,每一科都要抓基础,有针对性地抓基础的变式训练。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调整策略,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关注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精确备考,有效突破。
新高考实行“四选二”科目等级赋分转换制。再选科目(即考生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4科中选考的2科)赋分后,可有效解决不同选科组合无法直接比较的问题,避免了不同科目之间因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原因导致的成绩差异,是当前新高考制度框架下科学有效的计分方法。其公正地适用于所有考生,且不会改变同一科目内考生成绩排名顺序。但是,赋分转换后,分数差距缩小。对于一些本科临界生来说,加强对再选科目的复习投入,努力争取提档升级,相对而言更容易提高总成绩。